廣西農科院蔬菜所助力邕寧區蔬菜產業發展
農科先鋒隊幫扶 農戶收入翻番
廣西日報2022-11-14 ■ 本報記者 李新雄 通訊員 關妮納
秋日的艷陽下,56個蔬菜大棚均勻地分布在南寧市邕寧區新江鎮那云村的旱地里。大棚里一排排青翠結實、瓜型均勻的水果青瓜長勢良好。那云村種植戶農友進忙碌地穿梭在蔬菜大棚間,一會擰開滴灌澆水,一會松松土……“再過兩天就可以采摘青瓜了,按往年的行情,青瓜收購價每斤3元左右,畝產過萬斤,每畝收入3萬元?!鞭r友進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農友進眼里,蔬菜大棚就是聚寶盆?!?年前我是貧困戶,在廣西農科院蔬菜所專家的幫扶下,我建了一個蔬菜大棚,種了一畝‘桂蜜12號’甜瓜,只種一茬收入就有2萬元,當年就脫貧了?!毖巯?,農友進建了8個蔬菜大棚,周年輪流種甜瓜、苦瓜、青瓜,每年收入20萬元。
那云村第一書記李能國介紹,2019年,那云村人口249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7戶562人,脫貧任務十分艱巨。2019年以來,廣西農科院蔬菜所苦瓜團隊依托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廣西蔬菜產業科技先鋒隊、科技特派員等資源,通過引進甜瓜、苦瓜、黃瓜新品種及高效栽培技術,對那云村進行科技產業扶持,農戶連續3年增收翻幾番,拔掉了窮根,脫貧致富。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站長、廣西農科院蔬菜所黃如葵研究員告訴記者,邕寧區因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已成為南寧市重要的“菜籃子”基地。該所圍繞“菜籃子”定位,經過深度調研梳理思路,為那云村量身定制了城市郊區現代高效農業發展規劃——開展設施栽培,從蔬菜產業里“淘金”。
手把手教農戶搭建大棚、贈送優良蔬菜品種和化肥農資、定期舉辦技術培訓……一套常態化科技服務“組合拳”讓高品質蔬菜產業在那云村風生水起,也讓村里的種植戶嘗到了甜頭。
以甜瓜種植為例,2019年,廣西農科院蔬菜所派駐科技特派員到那云村,幫助貧困戶搭建了11個大棚種植“桂蜜12號”甜瓜,同年9月,第一批厚皮甜瓜喜獲豐收,畝產值超過3萬元。2020年,專家團隊協助那云村成立南寧市云昊種養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不斷吸收包含脫貧戶在內的新社員發展甜瓜種植產業,幫助農戶新建大棚14個,收入成倍增長。2021年,那云村進一步擴大甜瓜種植規模,新建大棚23個,甜瓜種植社員總收入56萬元;2022年,新增大棚23個,社員總收入120多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專家嚴格的栽培技術把控下,那云村的甜瓜品質全區一流。
此外,根據時令變化,甜瓜新品種“桂蜜12號”,苦瓜新品種“桂農科10號”、“桂農科20號”,黃瓜新品種“桂青一號”輪流在大棚種植,一畝地當3畝用,近3年來,農戶錢袋子也鼓脹起來。
“專家給我們提供保姆式的技術服務,定期到大棚里開展蔬菜高效種植培訓,建了微信群,線上線下及時對接?!蹦窃拼宸N植大戶周大結對專家的幫扶贊不絕口。有了專家團隊的技術“撐腰”,周大結擴大了種植面積,現有26個大棚,每年收入40多萬元。
讓村民感到欣慰的是,通過蔬菜所專家的定期培訓,一批扎根鄉村的種植能人在那云村茁壯成長。
李能國告訴記者,目前以甜瓜產業精細化管理調優那云村農業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工作順利推進,打造了“那云甜瓜”首個品牌,大力推進那云村城市郊區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進程。
為了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廣西農科院蔬菜所與那云村村民委員會前不久簽署了“黨旗領航 科技引領”鄉村振興聯建共建協議,持續為那云村高品質蔬菜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智力支撐。
原文鏈接: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2-11-14&code=008&xuhao=6